循环microRNA作为心血管疾病潜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天明[1] 王增武[1] 

机构地区:[1]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100037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38期3157-3160,共4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070)

摘  要: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探索可靠的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对于CVD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它通过特异性结合miRNA的3'端非翻译区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2].miRNAs能够存在于外周循环中,如血浆等血液成分,而且循环miRNAs能够稳定存在于煮沸、极端pH、室温下的长时间储存和反复冻融等恶劣环境条件中,甚至能够免于内源性核糖核酸酶的降解[3-4].此外,循环miRNAs符合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满足的条件[5],如具有较高的疾病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能够快速而精确的早期检测等.目前循环miRNAs已在多种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显示了独特的价值[4,6],作为心血管疾病潜在标志物的研究同样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现已发现了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特异性循环miRNA谱.本文就miRNAs的基本情况、循环miRNAs与CVD关联研究以及目前存在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心血管疾病 生物标志物 外周循环 microRNA 内源性核糖核酸酶 MIRNAS 特异性结合 小分子RNA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