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召海
机构地区:[1]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兽医站
出 处:《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5年第10期46-48,共3页
摘 要:入秋后气候变凉,昼夜温差大,很容易造成鸭病的流行,应主要做好以下疾病的防治工作。 一、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在秋季鸭群运销旺季和低洼多水的污染地区最易发生和流行,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 鸭瘟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鸭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头颈缩起、呼吸困难、食欲降低、不愿下水、两肢发软、步态蹒跚、经常卧地;眼四周湿润、怕光、流泪,有的因附有脓性分泌物而两眼粘合;鼻孔内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体温急剧升高至43~44℃,呈稽留热型;病鸭下痢,排绿色稀粪,有时为灰白色,肛门周围羽毛被污染,常附有稀粪结块。
关 键 词:鸭病 防治 脓性分泌物 鸭瘟病毒 污染地区 绿色稀粪 病毒性肠炎 热性传染病
分 类 号:S858.325.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