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年第10期7-9,共3页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摘 要:认知诗学的兴起以全新解读方法,从心理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阐释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选择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完形心理学家对视觉感知的研究成果,是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本文试图把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应用于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研究,从诗歌的动态感,诗人情感和构图三个方面,以图形-背景关系为着手点,对田园山水诗进行认知分析。本文研究表明,诗歌中的动态运动可以被理解成为"图形"和"背景"的产生、交替过程,证实了图形背景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的强大阐释力,并能够揭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处理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