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士皓[1]
出 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5期17-29,共13页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从不同角度观察,2014年的清史研究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在与“新清史”及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互动中,学界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回应,而是在分析其学理的基础上建构起符合中国自身历史发展脉络的“民族/国家认同”解释和话语。钟焓《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7辑)、鱼宏亮《晚清从族类观到民族观的演变》(《清史论丛》2014年号)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