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角度与疾病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栋华[1] 王骏[1] 

机构地区:[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出  处:《家庭医学(上半月)》2015年第10期20-20,共1页Family Medicine

摘  要:人体虽然找不到几何学意义上严格的角,但通过一些假想的线段和近似法观察,便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角。医学上,尤其是骨科,常利用这些角度来判断运动系统的功能,帮助诊断并治疗疾病。 将双上肢放下伸直,掌心向前,上臂纵轴延长线与前臂纵轴线相交,形成一个5~15度的角,医学上称之为“提携角”。它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样,两手提东西时不易碰到下肢,便于直立行走。孕妇在临近分娩时,骨盆相应宽大,提携角也相应略大。发育中的儿童也较成人偏大。先天遗传或后天疾病,尤其是儿少时期肘部骨折,可能引起提携角的改变。小于正常值称为肘内翻,大于正常值称为肘外翻。这两种畸形不但影响外观,还会导致肘关节上下的肌肉不能正常用力,活动不利,容易疲劳。时间久了可能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肘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关 键 词:后天疾病 肘关节疼痛 创伤性关节炎 提携角 运动系统 生物进化 直立行走 先天遗传 

分 类 号:R72[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