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海鑫[1] 曲震理[1] 王卿[1] 柳挺[1] 胡庆甫[1] 郑怀仁[2]
机构地区:[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河南南阳473000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南阳473000
出 处:《广东医学》2015年第18期2871-2873,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IS)患者的骶骨水平角变化趋势和腰椎小关节走形特点。方法选择IS患者50例(病变组)和椎弓无崩解的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别测量骶骨水平角和L3~S1的小关节角度。结果病变组各年龄段骶骨水平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20~30岁年龄段骶骨水平角均小于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年龄段(P〈0.05),其余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病变组中,年龄与骶骨水平角均呈正相关(r=0.284,P=0.005;r=0.231,P=0.03)。对照组从L3-4至L5S1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逐渐减小(P〈0.05);病变组从L3-4至L4-5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逐渐减小(P〈0.05),而L5S1水平与L4-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从L3-4至L4-5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在L5S1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角度减小可能是IS的先天发育因素,而骶骨水平角的增大可能是腰椎滑脱症的继发改变。通过测量腰椎小关节角度和骶骨水平角,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对减少、减轻腰椎滑脱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