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惠芳[1]
出 处:《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年第11期138-139,共2页Modern Nurse
摘 要:目前,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房颤是心房老化或纤维化的结果,因此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除心悸症状带来的不适外,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房颤最主要的危害。虽然严格的节律控制治疗可有效预防房颤相关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但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无法消除房颤。导管消融虽已成为药物无效的症状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但其成功率不高,尤其在远期预后方面疗效一般。因此,华法林迄今仍然是临床房颤抗栓治疗的主要措施,但华法林治疗安全窗窄,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新型抗凝药如达比加群等则因价格昂贵、远期疗效和副作用不确定而应用范围小。同时栓塞高危人群大多同时为出血高危人群,约有14%~44%的患者因存在禁忌证而无法接受长期药物抗凝治疗[1]。本科于2014年5月18号收治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第一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在护理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