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筱[1]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
出 处:《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10期128-131,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基 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旅游发展对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BMZ053);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青海藏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XGL013)成果
摘 要:本文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两个层面(即社会经济和旅游),展开对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影响的论述。首先,指出社会经济活动是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原动力,这个动力可以使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也可能导致传统文化发生异化;其次指出,旅游活动是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催化剂",这种催化,既有正向催化也有反相催化。新常态下,要使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就需要处理好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环境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