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孤独与自由——论电影《呼啸山庄》对原著的主题呈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梅芳[1] 张静波[2] 

机构地区:[1]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401 [2]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0期168-169,172,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2YJC752042)<勃朗特姐妹的宗教人格和宗教体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与基督教传统研究"(14BWW044);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5WX028);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D151088)

摘  要:安德里亚·阿诺德执导的电影《呼啸山庄》(2011)采用了希斯克里夫的独白视角,略显平淡与沉闷。但是,影片从存在主义和后殖民的维度呈现希斯克里夫与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著的精神层面——灵魂的孤独与自由。希斯克里夫的主观视角呈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表现了局外人的孤独与旁观者的疏离感;父亲老恩肖形象的重构突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阶层的优越感和父权制的压迫;对荒野和天空的聚焦则表现了自然是希斯克里夫获取生命体验和灵魂力量的源泉。

关 键 词:《呼啸山庄》 主观视角 局外人 灵魂 

分 类 号:I561.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