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心理学视角下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浚淞 马皑[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出  处:《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5-62,共8页Journal of Sichuan Police Colleg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公民司法公正感实证研究>(12YJAZH008)

摘  要:近年来,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和巨大挑战。基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将"恐怖主义犯罪滋生的土壤""个体嬗变的心理机制"以及"抑制过程的合理化机制"三方面相结合,探讨分析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其中,追求独立的民族主义土壤、精神控制的极端宗教土壤和权益不公的政治社会土壤组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犯罪的恶土;利于恐怖主义犯罪的个体特征和楼梯模型,将普通人向恐怖分子转变再向实施恐怖主义犯罪这一过程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合理化机制是如何抑制恐怖主义犯罪前的心理阻止机制。对成因的分析启示:要解决恐怖主义犯罪的暴力根源还需处理潜在不公正的问题,从而争取更多民心,一旦政府赢得了民心支持,恐怖主义犯罪必然会降低直至消亡。

关 键 词:恐怖主义犯罪 成因 心理学 

分 类 号:D917.2[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