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首明 夏慧 江小萍 夏裕 王飞马 杨莹 钟安 王贝贝 

机构地区:[1]清远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00 [2]清远市中医院心内科,广东清远511500

出  处:《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年第5期673-675,共3页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就诊胸痛发作3小时以内的患者126例,其中临床诊断为AMI的患者68例(AMI组),非AMI患者58例(非AMI组)。分别于患者胸痛发作3h内、3-6h和6-12h检测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量(CKMB),绘制3项指标在〈3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将AMI患者按心功能Killip评级标准进行分级,分析H-FABP水平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在胸痛发作〈3h、3-6h、6-12h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AMI患者在胸痛发作〈3h的血清cTnI、CK-MB与A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6-12h的血清cTnI和CK-MB高于非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H-FABP在胸痛发作3h内即有明显升高,3-6h达到顶峰,6-12h开始下降(〈3h与3-6h比较,3-6h与6-12h比较,P〈0.05);AMI患者血清cTnI和CK-MB在胸痛发作3h内无明显变化,3-6h开始轻度升高,6-12h才出现显著升高(〈3h与3-6h比较,3-6h与6-12h比较,P〈0.05)。血清H-FABP在胸痛3h内诊断AMI的AUC显著大于血清cTnI、CK-MB(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902,P〈0.01)。结论 AMI发生后,血清H-FABP升高早于cTnI、CK-MB,可作为AMI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标志物。血清H-FAB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对AMI患者早期心功能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MB同工酶 心功能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6.1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