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侨为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清果[1] 曹艳辉[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1

出  处:《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72-77,共6页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两岸传媒交流与政治互信研究"(编号:14YJC860030);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闽台传媒特区与两岸政治互信研究"(编号:2013A025);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台湾新闻自由与两岸传媒交流研究"(编号:20132110007);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中国话语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为化解"中国威胁论"、改变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的中国形象,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势在必行。四五千万海外华人华侨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优势资源,中国政府应当深入剖析华人华侨群体的现状,明确其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参与公共外交的天然优势。在此基础上,着力从"经济网络"、"信息网络"、"心灵网络"三个维度探讨以侨为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的基本路径,从而有力地增强我国公共外交空间与能力。

关 键 词:公共外交 华人华侨 公共外交网络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