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关系——从“信、达、雅”三难谈起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滢[1] 李业霞[1]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出  处:《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37-140,共4页The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基  金:2014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跨文化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SD-0005-A)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历来被中国翻译界视为圭臬。笔者试图通过浅析信、达、雅的含义及其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认为"信、达、雅"原则必须体现在译者主体性的运用策略上,而并非用"信、达、雅"来规定译者主体性,这样才能避免译者主体性的虚化(译者边缘化)或所谓盲目的"译者中心论"。

关 键 词:严复“信  雅”译者主体性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