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邰海服[1] 张士发[1] 茅双根[1] 陈爱斌[1] 

机构地区:[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儿科,安徽芜湖241001

出  处:《广东医学》2015年第19期3018-3021,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及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NICU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RDS 90例,根据机械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Bi PAP组46例,SIMV组44例,分别予Bi PAP及SIMV两种模式通气。观察机械通气后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观察其机械通气时间、苯巴比妥使用剂量、并发症、病死率等,对存活患儿随访呼吸系统变化。结果机械通气6 h时Bi PAP组Pa O2、p H值及氧合指数等较SIMV组高,Pa CO2、苯巴比妥使用剂量较SIMV组低,而两组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24、48及72 h时Bi PAP组Pa O2、p H值及氧合指数等较SIMV组高,Pa CO2较SIMV组低;机械通气时间Bi PAP组为(5.0±2.3)d,SIMV组为(7.1±3.9)d;病死率Bi PAP组为4.35%,SIMV组为9.10%。存活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BiPAP组为29.55%,SIMV组为30.00%。结论 Bi PAP治疗新生儿RDS的疗效优于SIMV,但两者存活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关 键 词:机械通气 模式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分 类 号:R722.12[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