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艺谋早期电影中民俗呈现策略的转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萍[1] 

机构地区:[1]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出  处:《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62-63,共2页Young Writers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3JK0439);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XSYK2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张艺谋导演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民俗电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的一个象征符号。在早期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中,浓郁的民俗色彩成为它的标识特征之一。研究者普遍认为,自《英雄》开始,张艺谋将几乎一直着眼于中国广大农村的镜头转向了武侠领域,淡化了时空环境的建构,对视觉化效果的追求日臻极致,与之前朴素深沉的乡土影片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关 键 词:民俗色彩 张艺谋 呈现策略 电影 早期 《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五代导演 中国文化 

分 类 号:J905.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