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37-143,共7页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保类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监管有效性研究"(11BXW03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情境教学法在<新闻与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2A28)
摘 要:法治认同的普遍缺失是当下我国法治建设的短板。大众媒介提供了交流协商的场域,有利于将法治意识植入社会活动主体的主观认知。本文以新闻评论为例,展现了大众媒介对法治认同的构建作用,即:认知维度上,促使法律知识向常识转化;身份维度上,唤起现代法治中的公民意识;利益维度上,搭建"法治保障公民利益"的心理图式;价值维度上,凸显法治价值的阐释框架。新闻评论为建构法治认同提供了现实进路,表现在:内容方面,评论以明辨是非、彰显价值为显性诉求;以建构意义为隐性诉求,具有较强的"符号权力";表达方面,评论以理性论证保障意义的有效交换;作用机制方面,评论作为社会的反思性中介参与了公众的认知循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