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25000 [2]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市31000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第20期3442-3443,共2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81171784)
摘 要: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脓毒性休克。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血流异常分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并且患者可能常常合并发热、呕吐或腹泻等并发症,加剧有效血容量不足。因此,早期积极液体复苏是脓毒症性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1]。白蛋白作为一种天然胶体,具有诸多生物学功能: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结合和转运、抗炎抗氧化、维持酸碱平衡等。理论上白蛋白复苏液不仅有良好的扩容作用,而且有益于减轻脓毒症诱导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甚至改善预后。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研究证据,白蛋白用于脓毒症液体复苏的实际价值仍存在疑问。本文将近年来白蛋白在脓毒症液体复苏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 键 词:积极液体复苏 白蛋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性休克 有效血容量不足 血浆胶体渗透压 病理生理改变 组织细胞损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