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辽杂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宗绪[1] 刘志[1] 赵树伟[1] 孔凡信[1] 肖继兵[1] 

机构地区:[1]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2000

出  处:《中国种业》2015年第11期47-49,共3页China Seed Industry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朝阳综合试验站(CARS-06-04-03)

摘  要:为发挥辽杂18号的产量潜力,探求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辽杂18号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粱种植密度的增加,高粱叶面积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差异显著,从开花期以后叶面积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12.0万株/hm2和13.5万株/hm2密度下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种植密度较生育进程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从产量构成方面看,单穗重、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辽杂18号在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在实际生产中,推荐辽杂18号的种植密度为9.0万~10.5万株/hm2。

关 键 词:高粱 辽杂18号 种植密度 生长发育 产量 

分 类 号:S51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