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秋菊[1]
机构地区:[1]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 处:《北方音乐》2015年第15期16-21,共6页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时调研究”(09YJC751028)
摘 要:清末民初时调(小曲)曲词既与清末之前某些曲词之间具有承传关联,又在广泛的传唱过程中衍变出多种变体。传承性是时调曲词的一大特征,是其具有长久旺盛生命力的一大表现。变异性是时调曲词的另一特征,是其永葆生机的一大法宝。导致时调曲词产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传唱时空的改变、不同演唱者的诠释、社会风气的变换、音乐中的"改调"手法等。任何一种时调皆是传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体,清末民初时调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的传衍过程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