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8 [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10-16,共7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13YJC710032)
摘 要:马克思以强烈的历史性自觉来考察人类才能的发展史和未来前景,指出了"人才问题"存在的历史暂时性质,指明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剖析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途径。在苏俄人才匮乏的特殊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利用"旧专家"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的人才政策。"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与工农群众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论,构成了毛泽东人才理论的底色。探究"人才"与"非人才"的差别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并消灭它,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独有的问题意识与高远境界。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历史性自觉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力资本 人才史
分 类 号:A8[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