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砚鹏[1] 陈红卫[1] 陈文宽[1] 陈刚[1]
机构地区:[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河南郑州450016
出 处:《中国临床研究》2015年第11期1453-145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 探讨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9.4±9.6)岁;心绞痛CCS分级为1.9±0.7,左心室射血分数0.58±0.12;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稳定性心绞痛6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病8例,2型糖尿病4例,既往PCI 2例。病例入选标准:前降支近-中段严重狭窄和/或合并钙化,无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降支慢性闭塞;前降支经PCI治疗术后再狭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杂交手术治疗,前降支行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他血管行PCI。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单纯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11例,前降支合并对角支病变2例,前降支合并回旋支病变3例,前降支合并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病变2例。经左前胸第4或第5肋间进胸,在乳内动脉牵开系统(FEHLING、Delacroix-Chevalier)辅助下游离左侧乳内动脉(LIMA),观察乳内动脉血流满意后应用7-0 prolene缝线完成其与前降支的端侧吻合。4例合并回旋支和(或)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于术后1周行PCI治疗。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肺不张、胸腔积液、脑卒中等并发症,无手术切口并发症。手术切口长度(7.0±1.5)cm,术后胸腔平均引流量260 ml,无输血。术后疼痛分级为4.22±1.38,属轻-中度疼痛。全组获得LIMA时间(50±20)min,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7.10±3.58)h,术后住院日(8±5)d。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4例)或冠状动脉容积CT(5例)均提示LIMA旁路通畅性良好。18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3~18个月,随访期间,全组无死亡、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结论 经左胸部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左内乳动脉-前降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易于在临床推广。
关 键 词: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左侧胸部小切口 左乳内动脉 新型乳内动脉牵开系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