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散理论视角下《宠儿》的形象简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曼曼[1] 

机构地区:[1]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出  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53-54,共2页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基  金: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美国族裔小说创伤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3SQ RW057ZD);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4jxtd032)

摘  要:作为后殖民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飞散最初用来指人口流动和殖民状况,现在主要指在家园之外生存而又离不开与家园文化的种种联系的一种文化含义。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作为前殖民地国家移居西方国家的飞散旅行者,其作品主要构建美国黑人真实的生存现状,体现了对非洲家园的文化想象。

关 键 词:飞散 形象 历史 创痛记忆 希望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