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岳茂兴[1] 楚鹰[1] 包卿 郑旭文 沈文明[1] 刘政[2] 周培根[1] 李瑛[1] 卞晓星[1] 黄琴梅[1] 梁华平[2]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213002 [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研究室,重庆400042
出 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年第11期920-921,共2页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0248451.9);美因授权号利(US8.952,040B2);欧盟授权专利(EP10855546.7);国家重点实验警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KLKF201312);江苏省医药卫生重大课题资助项目(Z201013);常州市基础应用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J20140001)
摘 要:创伤性凝血病(TIC)是世界性治疗难题,主要表现为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机体出现的凝血障碍或紊乱[1-2].创伤后早期死亡与无法控制的出血以及创伤失血后凝血病有关.严重TIC患者的病死率更高,可达80%左右[3].目前国际上对于TIC的救治主要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与复苏、成分输血、凝血因子制品及止血药物、目标导向输血方案等[4-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