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刁殿军[1]
出 处:《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第11期154-155,共2页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目前西医学主要以止泻、止痛等药物对症治疗,配以调整肠道菌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肠道黏膜保护剂的药物。本文对近5年IBS-D的中医治疗手段和方法从中药、针灸、穴位敷贴、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后认为:中医针对IBS-D的疗法众多,疗效可靠。主要围绕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进行辨证论治,部分医者强调心与小肠的重要性。中医针灸治疗个体针对性强,腧穴多选用足三里、神阙、天枢、中脘、大肠腧等常用有效穴位,疗效显著。同时还有穴位注射、药物贴敷、中药灌肠等疗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1纵观目前的研究状况,仍然以一般的临床经验居多,药物种类繁多而复杂,缺乏统一的标准;2临床研究的中医诊断分型尚无统一的标准,疗效判定缺乏说服力。因此,今后的治疗应更注重药物及针灸治疗的有效作用靶点,阐述疗效机制,为中医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