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照玉[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5期21-26,共6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分配不平等现象,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二者理论分殊的根源在于,皮凯蒂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根源是资本回报率大于经济增长率,这是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核心定律;马克思则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基于此,皮凯蒂和马克思对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给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皮凯蒂从分配关系出发,主张通过征收全球累进资本税的方式控制资本收益率的扩张,从而遏制不平等现象的进一步加剧;马克思则从生产关系出发,认为一切分配制度都是由生产来决定的,单纯通过税收来调节分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彻底性的解决方法还在于对产生不平等的现实根源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24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