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的传统与反传统——以《新青年》的“文学革命论”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本朝[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6期29-33,共5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11AZD064];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人选支助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大培育项目"现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代文学的变迁"[SWU12091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五四"新文化的传统与反传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今天还要提出来并加以讨论呢?因为自晚清以来,到"五四"《新青年》直至1980年代,都曾有过"传统与反传统"的讨论,并成为了一种话语方式。在《新青年》创办100周年之际,重提这个问题,应以历史态度和辩证眼光,厘清"五四"新文化的传统与反传统问题。1990年代以来,当代社会、政治和学术领域出现了呼唤传统文明的文化潮流,"重建传统"、"新国学"、"新儒学"成为显学,重释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代心学和乾嘉小学的价值意义,意在从传统伦理,从风、雅、颂、赋、比、兴的诗性智慧里,重新发现传统的价值,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在回归传统时,却将古代传统的失传栽赃到“五四”头上,否定“五四”传统的革命性意义,将新文化虚无化和妖魔化。

关 键 词:传统教育 文化特性 话语方式 新国学 西方思想文化 刘半农 中国文学 吴趼人 钱玄同 山林文学 

分 类 号:K20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