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艳[1] 许长山[1] 孙丽娜[1] 邹俊丽[1]
出 处:《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2期210-214,共5页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本文在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1—3日和4—5日发生在山东的一次区域性连续性暴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NCEP 1°×1°分析资料,从水汽、动力、热力条件以及环流形势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这次连续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及其触发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分析,并从预报业务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暴雨预报的依据。结果表明:1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2013年7月1—3日暴雨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且强度稳定的环流背景下;7月4—5日暴雨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南撤的环流背景下。2低空西南急流贯穿于本次连续性暴雨整个过程,且北上深入辽东半岛,将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使得水汽和上升运动中心不断在山东省,为本次连续性暴雨提供了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且低空急流明显增强时,也对应2次过程的强降水时段。3WRF模式对本次副高稳定时的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是基本可信的,对本次副高东退南撤时的相对集中的暴雨预报能力较好,有很好的预报指示意义。对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鲁中南部、鲁南位于低空急流北侧的辐合区,且辐合区呈东西带状分布,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产生了动力场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加强了上升运动的强烈发展。低层低涡切变线东移,鲁中南部、鲁南长时间处于正涡度大值区,形成长时间强降水。
关 键 词:连续性暴雨 低空急流 切变线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山东省
分 类 号:P426.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