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强度目标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孔令丞[1] 凃改革 李仲[2]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2]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51-57,共7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碳强度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链的定价机制研究"(批准号:7127309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产业链的太阳能发电政策研究"(批准号:11YJA790068)

摘  要: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能有效实现经济发展下的碳强度目标约束,但初期的高成本特性,实效前景取决于其定价能否弥合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之间的差距。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合意的价格契约机制,但目前契约理论对契约性纵向控制的动态分析十分缺乏。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基于定价机制在上下游会产生补贴与成本异动,导致"补贴过度"与"补贴不足"并存。但基于学习效应和规模效应的综合成本效应研究较少,动态化的弥合两种不同电源发电成本的差距缺乏准确的估计,产业链价格联动机制就无法建立。国外的定价机制种类繁多,但发达国家减排目标是基于总量而非强度,完全照搬必然缺乏可行性和经济性。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链特征来设计发电产业链的定价机制,才是科学借鉴文献的方略。

关 键 词:碳排放目标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发电 产业链 定价机制 

分 类 号:F416.6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