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清玉[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5-9,共5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自律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项目号:AHSKQ2014D129);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从‘关学的革命’到‘革命的关学’--法兰克福学派艺术自律思想研究”(项目号:023033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有着一些共同的看法,它应该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述。这些论述散见在他们的著作和通信之中,本身不是系统的专著,但其中有着成体系的思想。第二,一些国外学者,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国外学者,其中包括苏联和东欧的学者、西欧和北美的学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所作的发展和发挥。第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文学理论家根据中国的国情,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刊在过去的几年里,每年都选定一个主题,组织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专栏。本期我们将重点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方面。在庆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周年和公开发表,以及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之际,我们推出这个专栏,希望能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自律与他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国外学者 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