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凯[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54-57,共4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直在不同问题意识的推动下,进行新的研究范式和问题框架的探讨和拓展,“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等等问题、概念和方法的提出和实践,都是这一脉络下的努力和尝试的结果。本辑四篇笔谈都出自年轻学者之手,围绕“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问题,展开讨论,颇有新见和锐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引入社会史的视野,不仅是新方法的拓展,也是新的问题意识的推进,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实践所展开的广阔的社会变革背景密切相关。本辑笔谈四篇文章围绕文学/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对于理解20世纪中国文学所包含的社会/政治内容,进而对理解20世纪历史本身,不无裨益。当然,“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较大的命题,本辑讨论触及了现当代文学中的若干核心问题,但远未充分或穷尽。比如,社会史视野的引入,对不同政治和创作取向的作家意味着什么?对文学语言、叙述形式和美学风格的研究,能带来什么样的突破?如何理解地方经验、区域社会史等在“社会史视野”中的位置?文学中的“社会史视野”与历史研究中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取向有何异同?等等,都需要进一步讨论,也需要更多扎实的个案研究支撑。我们希望本辑讨论是一个开端,欢迎学界感兴趣的同仁不吝赐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