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芳[1]
机构地区:[1]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
出 处:《世界环境》2015年第B10期88-89,共2页World Environment
摘 要:1995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的科学家,荷兰化学家保罗·约瑟夫·克鲁岑、墨西哥科学家马里奥·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舍伍德·罗兰共同分享此奖。颁奖辞这样说:“通过对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制的解释,三位研究者帮助我们从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全球环境问题中拯救出来。”而克鲁岑是指出自然界中氮氧化物可能破坏臭氧层的第一人。
关 键 词:臭氧层保护 诺贝尔奖得主 美国科学家 诺贝尔化学奖 全球环境问题 灾难性后果 破坏作用 化学物质
分 类 号:X5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