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庆生[1] 桑怡[1] 蔡丹莉[2] 陈芝芸[2] 来丽群[1] 张洁[1]
机构地区:[1]杭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310007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研究室,310006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15年第12期2121-2123,共3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2ZB108);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1A050)
摘 要: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病理、Hp感染的关系,为中医药早期干预、防止病情演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设计中医证型问卷调查表.(2)选取180例内镜诊断为CAG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3) C-14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4)常规HE染色,同一高级职称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学诊断电镜观察,并进行病理分级积分.(5)统计分析CAG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AG中医各证型间Hp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Hp感染由高到低依次是肝胃不和>痰湿凝结>瘀毒内阻>胃热伤阴>脾胃虚寒>气血双亏.CAG中医各证型间胃镜病理学分级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Hp表达存在差异,且实证阳性感染率较虚证更高,但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黏膜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关 键 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型 幽门螺旋杆菌 病理分级
分 类 号:R259.733.2[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