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斌[1]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广州510515
出 处:《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Orthopaedics and Rehabilitation(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052)
摘 要: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常伴有关节面塌陷、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等损伤[1]。根据致伤原因可分为高能量损伤和低能量损伤。高能量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低能量损伤则多见于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老年患者摔伤。OP患者胫骨上端的骨小梁密度减小,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应力性骨折[2]。而且OP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心理和代谢问题,因此,常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技术需要一定的改良,才能更好用于OP患者[3]。随着胫骨平台植入物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针对退行性关节病、合并多种并发症、骨折前就存在的关节活动受限、低能量损伤导致的多发骨折平面以及术后功能锻炼困难等患者的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