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彝文规范方案》的实践效果及其成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海霞[1] 沙马拉毅[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45-50,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13&ZD142);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2015-XWD-B0304);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项目"<彝文规范方案>完善及推广应用研究"(YXJDZ14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通用彝文规范方案》是在198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彝文规范方案》基础上,结合云南、贵州彝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一步完善规范制定的,共有5598个彝文字、49个声母、10个韵母。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法,将《通用彝文规范方案》与《彝文规范方案》加以比较,分析得出前者的几个特点,同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通用彝文规范方案》的实践效果及成绩。我们认为该方案是专家智慧和群众意愿相结合的规范,充分体现了它的社会性和科学性。

关 键 词:《通用彝文规范方案》 实践效果 存在的不足 

分 类 号:H217[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