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温世锋[1] 

机构地区:[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510180

出  处:《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年第23期3403-3405,共3页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基  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800334)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化、尤其是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尤其以中老年人多发,且作为颈椎退行性变的最严重结果,脊髓型颈椎病也是55岁以上老年患者脊髓致残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脊髓型颈椎病因椎间盘突出、韧带增生及小关节增生等复合因素导致脊髓慢性压迫、变性,造成明显的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甚至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该病缓慢发展、进行性加重,由可逆性损伤向不可逆性改变,因而早期准确诊断颈髓损伤及其程度,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脊髓型颈椎病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磁共振 小关节增生 可逆性改变 应用 颈椎退行性变 肢体感觉异常 

分 类 号:R681.55[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