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威[1] 胡晖[2] 王飞[3] 黄葆莹[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528000 [2]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528000 [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诊疗中心,528000

出  处:《重庆医学》2015年第35期5019-5021,共3页Chongqing medicine

摘  要: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实施导管封堵术房间隔缺损(ASD)患儿56例,其中,肺动脉高压(PAH)正常者15例,轻度PAH者18例,中度PAH者13例,重度PAH者1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导管封堵术,分别于术前、术后7d及术后1、3、6个月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不同症状患儿接受封堵术前、后的左房结构及功能指标。结果患儿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收缩末内径(LVEDs)及左房前后径(LA)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6个月的LVEDD、LVEDS及L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惠儿手术前、后各时期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PAH组在术前的LVEDD、LVEDS、LA水平较正常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正常组及轻度PAH组LVEDD及LVEDS水平在术后7d至术后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水平,LA水平在术后1~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AH组LVEDD及LVEDS水平在术后3~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的水平,LA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AH组LVEDD、LVEDS及LA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封堵术对于儿童ASD合并PAH患者的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与患儿PAH病情症状的严重紧密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关 键 词: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高血压 肺性 导管封堵术 左房结构 

分 类 号:R726.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