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婷[1] 王帅[1,2,3] 孟宪生[1,2,3] 包永睿[1,2,3] 常馨[1]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2]辽宁省组分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00 [3]辽宁省现代中药研究工程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00
出 处:《中药材》2015年第9期1933-1936,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41111);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3044)
摘 要:目的:从胃黏膜保护及促进胃肠蠕动角度阐述气滞胃痛颗粒防治反流性胃炎的作用,并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及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幽门结扎法结合胃内注射小肠液复制反流性胃炎模型,观察各组胃黏膜病理损伤程度及胃系数,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GAS、MTL的含量。应用HPLC-MS/MS技术,初步确定各组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差异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胃系数升高,胃黏膜损伤严重,血清GAS、MTL含量显著降低(P<0.05),气滞胃痛颗粒中、高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较模型组胃系数降低,损伤程度低,血清GAS、MTL含量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同时确定气滞胃痛颗粒可通过调控D-Tryptophan、Sphinganine等内源性代谢物变化,影响体内色氨酸、苯丙氨酸及鞘磷脂代谢。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具有明显的胃黏膜保护及促进胃肠蠕动作用,从内源性代谢角度确定其具有多靶点,抗耐药等优势,可作为防治反流性胃炎的潜在药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