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案文化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因素考量——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清燕[1]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出  处:《甘肃理论学刊》2015年第6期84-87,共4页Gansu Theory Research

基  金: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解答--以武陵山片区为例"(14YBX029);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HNJSJYJD14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功能论者认为教育传承对于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具有社会高度的整合与稳定作用,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持、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及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在维持社会结构稳定与族裔文化续存中的关联性。法人类学对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解释包含了民族村寨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系统分析,这种集情境逻辑、解释和说明为一体的研究体系对情境化下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开放的视角。

关 键 词:连片特困地区 民族村寨文化 教育传承 法人类学 

分 类 号:C912.4[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