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费冬梅[1]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12期76-95,共20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沙龙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M570953
摘 要:沙龙聚集的既是文人,又不乏批评家,那么品评作品、切磋诗艺,便都自然在情理之中。沙龙的活动以交谈为主,对言谈艺术的重视一直是法国沙龙的主要特色,幽默、机智、才华横溢的言谈是宾客在沙龙里获得尊重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现代沙龙对言谈艺术的重视也毫不逊色于它的西方原型。在当事人后来的回忆中,曾朴、邵洵美、徐志摩、林徽因等人无不以健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或遇到口拙或交谈不能尽兴之际,便常将议题付诸文字,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同人刊物。因为几个沙龙的推动,中国现代文坛兴起了不少重要的期刊,像《真美善》《金屋月刊》《学文》《大公报·文艺》"诗特刊"等,由此形成了"知识分子共同体"和印刷媒介形成的"阅读受众共同体"的良性互动,从而扩大了文学和批评的空间,推动了文艺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京派的复兴,朱光潜、林徽因的两大沙龙功不可没。而二三十年代唯美主义思潮乃至海派文化的生成,曾朴父子和邵洵美的沙龙亦是担了大梁。该文选择几个具体的案例分而论之,探讨现代中国沙龙与"都市文学"及"现代散文"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