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率估计及其波动分解  被引量:7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重恩[1] 张琼[2]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100084 [2]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100081

出  处:《世界经济》2015年第12期3-28,共26页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基  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10zd&007);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2YJC790269)的资助

摘  要:生产率被视为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验分析中如何识别其影响因素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首先估计了中国1978-2013年全国和各省各年的生产率水平,之后考察生产率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对2008年以来生产率下降的成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就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角度而言,研发强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相对收入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2)存货规模和就业参与率通过影响要素的有效使用量,分别对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3)从要素配置效率角度来看,政府干预对生产率有显著负面影响,投资率与生产率显著负相关。中国近年来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其"后发优势"不断减弱、就业参与率持续降低与投资率不断攀升。

关 键 词: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要素有效使用 要素配置效率 

分 类 号:F124[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