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及防治(附10例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萍[1] 纪亚忠[1] 石礼红[1] 周围[1] 谢晓东[1] 佘立平[1] 

机构地区:[1]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200065

出  处:《山东医药》2015年第43期39-41,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发病因素、有效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IVF-ET后发生EP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IVF-ET后EP发生率为1.54%(10/650)。10例EP患者中,接受IVF-ET的原因分别为输卵管因素7例、单纯配偶因素3例;助孕方式分别为常规IVF-ET7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3例。10例EP患者有不同程度腹痛和(或)少许阴道流血,血β-h CG阳性,B超检查发现附件区混合性包块;1例B超发现宫内孕囊的同时,附件区靠近子宫角处也发现包块,诊断为宫内外同时妊娠。10例EP患者中,7例在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期待治疗,血β-h CG水平明显下降后出院;1例输卵管残端妊娠行手术治疗;1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残端妊娠行手术处理宫外妊娠并于术后1周宫内胚胎停育行清宫术。结论 IVF-ET后EP的发生主要与输卵管因素有关。血β-h CG动态观察及B超监测有助于IVF-ET后EP的早期诊断。本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及时处理或避免与EP有关的因素可预防IVF-ET后EP的发生。

关 键 词:不孕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病理性妊娠 异位妊娠 

分 类 号:R714.22[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