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2期149-150,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锡德尼的《诗辩》在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清教徒牧师高森对诗和诗人的污蔑和抨击,锡德尼在他的《诗辩》中予以驳斥,并阐述了自己对文艺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诗歌是其他一切学术文化活动的起因;诗歌是一种能言的图画,具有怡情悦性的目的;诗人是创造者。此外,本文对诗受到质疑、攻击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从三个历史阶段出发解读了诗与其他思潮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着重评析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学论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锡德尼的《诗辩》和雪莱的《为诗辩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