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枚支架治疗双侧椎动脉夹层伴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静伟[1] 吕超[1] 杨帆[1] 李桂林[1] 张鸿祺[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

出  处:《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2期656-65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基  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1-2001-01)

摘  要:患者 男,50岁,2014年8月4日因头痛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间断后枕部疼痛20余年,口服止痛药物后可缓解。入院前1个月头痛再次发作,程度较前明显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 血管成像( CTA)检查提示:双侧椎动脉夹层合并多发动脉瘤样改变(图1),未予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既往无明确颅内出血及缺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9年(血压最高160/110 mmHg,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 / d,血压控制为140/90 mmHg)。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发音略模糊,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行全脑DSA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夹层合并多发动脉瘤样改变,累及基底动脉起始部;右侧小脑后下动脉(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起始处动脉瘤。考虑患者病史较长、症状较轻、病变累及范围广及治疗风险较大等因素,暂予以严格控制血压及口服双抗(阿司匹林100 mg +氯吡格雷75 mg/ d,1次/ d)等3个月保守治疗。3个月后行高分辨MRI提示:双侧椎动脉假腔形成,周径增粗,对脑干形成明显压迫,并且管壁强化明显,提示管壁结构不稳定(图2)。DSA复查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夹层及多发动脉瘤较前有增大趋势(图3,4),存在破裂出血及脑干缺血等风险,遂决定予以血管内介入治疗。

关 键 词: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椎动脉夹层 小脑后下动脉瘤 

分 类 号:R651.1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