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中心,广西南宁530023
出 处:《低碳世界》2015年第35期86-87,共2页Low Carbon World
摘 要:黄金具有投资少、回收速度快的特点,金矿已成为我国当前时期优先勘查和开发的矿产资源之一。笔者结合龙头山金矿床的案例,分析了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龙头山金矿床的产生源于一个中生代残留的火山颈构造,该火山颈四周的地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寒武系黄洞口组与下泥盆统莲花山组。矿体多表现为细脉浸染状以及脉状。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电气石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以及绿泥石化等。其中黄铁矿化较为普遍,它硅化和金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流体中氧同位素的组成可很好地反映大气降水和岩浆水混合成因。根据硫同位素特征可推测出矿床矿液中硫是多源的,主要来自火山岩和基底地层。同理,根据铅同位素特征可推知铅与硫的主要来源大致相同。就龙头山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看,以深部岩浆、部分基底地层为主要来源地。成矿温度一般保持在215~260℃范围内,属中-低温型金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3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