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明[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4期4-12,共9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东亚汉诗史初稿>(14AZW00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亚汉诗学新论>(2013BWY005)中期成果
摘 要:历代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并非全部肯定,清代诗坛也是如此。清人对陶诗艺术的辨析主要集中于"枯""拙""不文"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陶诗"自然"特色加以解读。清诗话对陶诗的论述呈现出重考据的倾向,既为系统研究陶诗提供了详实资料,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陶渊明及其诗作的真实面貌,有助于后代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陶诗的艺术成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