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素丽[1]
机构地区:[1]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北三河065201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4期32-38,共7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重点研究项目"鲁迅后期译作的生态意识研究"(SD152017)阶段性成果;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生态文学研究"(201201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鲁迅的《故事新编》与郭沫若的《女神》均对"女娲神话"进行了"重写"。两部作品题材相似,但立意和宗旨不同:鲁迅意在批判过去,郭沫若意在呼吁未来。这与二位作家迥异的文化性格与思想视点有关。从生态学的角度,鲁迅和郭沫若还是五四时期较早有生态意识萌芽的文学家。《故事新编》表达了"人情突破神意"之后,人类生态危机与文明毁败的一幅幅历史图景;《女神》多向度地表达了郭沫若的生命情怀与生态理想,他敏锐地把近现代中国颓败的根源指向了男权战争历史,并把这种颓败现实具象化成了一幅幅荒凉、枯寂的自然图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