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SC 3.0前导符号关键技术介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一航[1] 张文军[1] 何大治[1,2] 徐洪亮[2] 管云峰[2] 赵越[1] 赵康[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2]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  处:《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年第A02期55-57,共3页Radio &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20106008;61221001);111引智计划(B07022);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STCSM12DZ22726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5DZ1100101;1551110370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14511108102)

摘  要:本文介绍了ATSC 3.0系统中使用的前导符号Bootstrap,该前端符号主要用于ATSC 3.0的接收机对于应急广播信号的检测和启动,也可以用于兼容LTE等4G移动通信系统进行动态广播的切换器,是ATSC 3.0标准的重要技术创新之一。Bootstrap设计需要保证在低信噪比的各类信道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检测与解码性能,ATSC 3.0采用的Bootstrap设计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美国One Media公司进行的联合设计,整个Bootstrap由不多于4个OFDM符号串联组成,第一个OFDM符号用于系统检测和时频粗同步,剩余的OFDM符号用于传递系统信令,比如信号带宽,采样率和FFT点数等。

关 键 词:ATSC 3.0 前导符号 时频同步 信令传输 

分 类 号:TN929.5[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