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 处:《建筑与文化》2015年第5期208-211,共4页Architecture & Cultur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322)
摘 要:前言民国时期的建筑史始于鸦片战争,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中西方文化思想的激烈,使中国近代建筑形成独有的风格。国民政府相继出台了《首都计划》,要求在南京政府工程的建造和公共设施都必须是中国模式,之后出现了一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新型建筑体系,统称近代民国建筑体系;将民国时期的建筑进行梳理,可分为四大类:中国传统的民族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1]。本文将通过介绍隶属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式建筑的熊克武故居为例,阐述西方建筑思想对民国时期四川民居的影响。
关 键 词:熊克 中西文化交融 井研县 西方文化 首都计划 南京政府 新型建筑体系 柱础 庭院空间 主要建筑材料
分 类 号:TU241.5[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