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几种“架子”现象的论述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有健[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理论研究》2015年第6期18-23,共6页Theoretical Research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089)

摘  要: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针对调查研究中眼睛向上的飘浮作风、知识分子不愿与工农接触、不愿或不敢向他人和他国学习、摆"官气"的官僚主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对党外人士不能平等相待、国与国之间的沙文主义等现象,毛泽东对调查研究中的架子、知识分子的架子、学习中的架子、领导干部的架子、干部子弟的架子、对党外人士的架子、米高扬和斯大林的架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这些论述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些论述同样具有丰富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延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 架子现象 论述 意义 

分 类 号:A4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