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明丽[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基 金:教育部社科项目"社会转型语境下新闻对文学的影响研究"(14YJCZH137);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海明威的新闻作品研究"([2014]第B015号)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学学者董衡巽先生在评论德莱塞时,称其为“一位文笔拙劣的大作家”,主要指他的创作摆脱不了记者的习惯。他认为“美国作家在捕捉题材方面,很少能有人与德莱塞相提并论。在把社会题材转化成文学题材的过程中,他的记者习惯常常变得非常有用。他用这种方式,捕捉到了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事物”(1),然而,新闻体语言和文学语言相比少了一点弹性,少了一点美感。19世纪的最后20年被称为“记者时代”,(2)新闻界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德莱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